我們都知道選擇權Call是買權、Put是賣權。而Put/Call Ratio則有兩個面向,分別為:
1. 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將市場上Put成交量除以Call成交量。
若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越大,表示市場上Put的交易較Call活絡,市場偏空氣氛越濃。
從買方的立場來看,看多的投資人買進買權(Call),看空的投資人買進賣權(Put),一般人對於買權的偏好又大於賣權,因此賣權的成交量能夠反映出市場當時的多空氣氛。
話雖如此,成交量的Put/Call Ratio有時不一定能反映市場的行情走勢,甚至呈現反指標的現象。(市場行情總是在悲觀中上漲、樂觀中下跌啊啊啊啊~~)
所以說,在運用的時候要多比對歷史資料,以及當時的市場資訊,才能做出比較適當的解讀。
圖一: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收盤指數 vs 成交量Put/Call Ratio
2. 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將市場上Put未平倉量除以Call未平倉量。
※未平倉量為交易收盤後,期貨結算機構統計市場上今天所有尚未結清的買進部位或賣出部位的總和。
若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越大,表示市場上Put未平倉量越大於Call的未平倉量,亦是市場偏空的指標。
以選擇權買方的立場來說,當市場下跌時,留住賣權(Put)能夠持續獲利;反之當市場上漲時,留住買權(Call)能持續獲利。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市場呈現多頭狀態時,買權隨時可以獲利了結,而賣權反而因被套牢而未平倉量持續增加,造成了未平倉量的Put/Call Ratio跟市場行情同步的情況。
圖二: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收盤指數 vs 未平倉量Put/Call Ratio
在操作選擇權時,除了對商品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對於市場上的指標及訊號的解讀也是非常重要的。
※ 資料來源:永豐金證券理財學堂 /期貨交易數據資料參考:期貨交易所 (期貨相關知識)